一、认知是关键
50后与60后,认为保险都是骗人的,因为他们经历过90年代中国保险疯狂成长的那个阶段,都被保险业务员忽悠过,所以他们对保险完全是不信任的状态。70后,他们的保险意识是在后期才反应过来的,可是当他们想买一份保险的时候年龄已经大了,身体已经不好了,所以没有办法再买保险了,这个时候只能把心血花在儿女身上。80后,无疑是一个比较幸运的时机,这个年龄段呢是没有经历过代理人狂轰乱炸的,因为呢工作刚刚没多久,收入也还不高,大部分人都不是业务员的展业对象,所以大家对业务员的接触相对来说比较少。80后的风险意识是非常强的,所以呢很多80后对买保险这件事非常的上心,但是呢就算我们对保险的理解加深了,但仍对保险有很多误解。
二、普遍误区
1. 看病不用花钱
每个保险产品都是有保障范围的,并不是所有情况都保,一分钱不花那叫共产社会。
2. 上学、养老不用愁
教育金、养老险的收益一般是不足以完全支撑上学和养老的,没有那么高的收益率。
3. 买保险就要买最贵的
一些人认为最贵的就是最好的,但什么是最好的呢,最好的应该是最符合自身需求的。
4. 一张保单保所有
市场上是没有任何一款产品能保所有,而是保意外买意外险,保重疾需要买重疾险,保住院买住院险。
5. 一张保单保一辈子
一个人从出生再到老了身故,这个时间横跨八九十年,这几十年里需要的保额一张保单是满足不的。
6. 盲目的品牌崇拜
很多人坚持要买一些知名保险公司的产品,比如人保、平安等,其实完全没必要,主要还是看性价比。不用担心一些保险公司会倒闭,因为保险是国家强监管的行业,即使倒闭了国家也会接盘。
三、保险到底保什么
1. 发生概率低,事故损失大
比如飞机失事、交通事故,这些情况发生的概率极低,但是一旦发生了带来的损失是极大的。
2. 损失无法承受或者不好承受
比如生一场大病,需要花费大几十万治疗费用,这对于普通家庭是不好承受的,对于经济条件差的甚至是无法承受。
3. 安全资金储备,收益不高
理财险保险产品收益不高,但是收益稳定几乎无风险,比债券收益的风险还小。
四、保险最好不要解决什么问题
1. 小事
感冒发烧,买药等经常发生的小事
2. 小损失
看门诊,在自己经济能力范围内毫无压力的小损失
3. 大概率
老年人大病或身故,2岁以下孩子住院等大概率事件
4. 高收益
一年存几千就像解决的教育金和养老金问题
5. 提款机
没事有保障,需要时前可以随时提取的提款机
五、保险能解决的具体问题
1. 退休前的高额身故赔付
2. 高免赔额的高额医疗保险
3. 高保额的重大疾病保险
4. 高额交通工具意外险
5. 部分养老金及教育金规划
6. 安全资产配置
六、什么样的保险能解决这些问题
1. 定期寿险
保额:年收入10倍,保障到孩子成年,家庭支柱刚需
2. 医疗保险
保额50万-100万,免赔额1万-2万,不限社保内外
3. 重疾险
保额50万以上,条件允许可买多重赔付
4. 交通意外险
飞机500万,陆地100万
5. 教育/养老
年交3以上,5-10年交
6. 安全资产配置
一次性50万以上
七、其他常见问题
1. 要给谁买保险
如果预算有限:先给青中年人买,后小孩和老年人买。因为一般青中年人是家庭的经济支柱,他们的健康与平安是小孩和老人成长与安享晚年的前提。如果预算足够:请无视购买顺序。
2. 花多少钱买保险
买保险花的钱,一定不能影响家庭正常生活,具体花多少钱看完全可以有自己定,行业常用标准是控制在年收入的 10%左右
3. 险种购买顺序
意外险→健康险(含重大疾病、医疗险)→寿险→教育险→养老险→分红险、投连险、万能险
4. 通过什么渠道买
买保险的渠道有很多种比如保险代理人、电话销售、银行推荐、互联网,通过什么渠道买不重要,产品才是最重要的。